首页>威海频道>内容详情

“双轨”并进,锻造驱动“蓝色经济”的数智尖兵

2025-11-10 15:21: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海洋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创新探索“数智课堂与企业实战双场景联动”育人路径,以“虚实融合筑基+实战淬炼提质”为核心,破解产教脱节与工匠培育难题,为海洋强国战略培育大批“有匠心、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数智工匠,相关模式获央视、《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关注。

走进该校实训中心,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海洋装备虚拟产线正有序运转,学生通过3D模拟系统沉浸式演练船舶智能电力系统调试、海洋工程装备数控加工等核心流程,在虚拟场景中反复优化参数设置、排查设备隐性故障,提前掌握产业一线的数智化操作逻辑与工艺标准。

而在青岛海尔、未来机器人等合作企业车间,完成虚拟训练的学生正将优化后的方案应用于真实生产场景。从协助调试智能机床,到参与水下机器人改造,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将虚拟技能转化为实战能力。这种“虚拟场景试错—真实产线验证—问题回流优化—再实战提升”的循环机制,让双场景形成育人闭环,学生技能提升效率显著提高。

“以前学数控编程只懂代码逻辑,现在先在虚拟场景练熟工艺,到企业上手就能精准操作,还能结合真实工况提出优化建议。”该校学生谈及双场景学习体验时表示。为深化双场景育人实效,学校联合链主企业共建“场景资源库”:企业实时同步最新产线数据与技术需求,确保虚拟场景与产业前沿同频;学校则将企业真实技改项目融入课堂,开发“智能装备维护”“海洋数据采集”等特色课程,让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实践。同时,通过“移动课堂进企业”“企业导师驻校授课”等方式,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双场景全程—在虚拟训练中强调“精度意识”,在真实生产中践行“精益求精”,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零部件都关乎航行安全”的责任重量。

大批毕业生入职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为岗位骨干;师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80余项,不少技术方案被企业采纳应用。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双场景融合,拓展“深海装备运维”“绿色氢能应用”等新型场景,让育人模式更贴合海洋产业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与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更多职教动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