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张霖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开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提升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全面掌握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情况,近日,环翠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带队,走进威海魏桥纺织有限公司及羊亭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中,威海魏桥纺织有限公司将“枫桥经验”企业化,将企业自治、制度创新、内部协商回应机制与“枫桥经验”中的群众路线、预防为要、调解为主的特点相融合,着力打造“劳动纠纷不出园、矛盾化解在车间”的矛盾调解新范式,构建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的“三早”预警体系,着力培养法律专业素质好、基层工作经验足、冲突解决技巧高、应急处置能力强的调解员队伍,通过一系列矛盾调解“组合拳”,集团绝大多数的劳动争议都做到了现场处置、现场化解。
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关键在党,羊亭镇建立党委“一月一调度”、政法单位“专班推进”、基层党组织“网格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起羊亭镇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工作的“红色引擎”;创新德治力量与法制引擎双轮驱动的基层调解新模式,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乡贤担任“调解裁判”,创建“老毕调解室”、“关爱中心”等针对性、专业性强的特色调解品牌,建立由专业律师轮换坐岗的点援制律师工作站,打造“全天候”调解网络;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管理制度,优化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流程,制作调解工作全周期流程图解,构建调解结果评估体系,形成了一套化解矛盾纠纷的“标准作业流程”,羊亭镇劳动争议总体调解率达到70%,调解组织的品牌在群众心目中也愈加响亮。
调解组织不仅是调解争议的“工具箱”、更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操作系统”,两调解组织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其他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树立了标杆、明确了目标,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化推广提供了鲜活样本。
环翠区劳动争议仲裁院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计划在4月底前将环翠区下属九个镇街及主要企业的调解组织全部调研走访到位,深入挖掘典型经验做法,同时针对问题不足作出指导,完善制度、制定标准,着力构建以区级调解组织为核心、以镇街调解组织为纽带、以企业调解组织为基础的“三位一体”调解工作格局,引入专业力量参与调解,积极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培育“金牌”调解员队伍,真正发挥调解组织应有的作用,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优化营商环境,促推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贡献仲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