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丁艺
4月3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抓经济 大抓基层 大抓落实”主题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玉涛,威海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科科长苏海涛解读《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意见》有关情况。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修订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意见》,近日,威海市人民政府以(威政发〔2024〕3号)文件印发《意见》。《意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推进措施、保障机制四大部分,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明确推进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的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质量促发展、保民生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质量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质量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4个,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1,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5%,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全市建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平台)10个以上,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省级质检中心3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主导和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2项以上,国家标准800项以上,行业标准730项以上。“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创建成效明显,企业质量创新机制更加完善,“领航型”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
中长期目标: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品牌战略推进成效显著,质量竞争优势更为凸显,质量竞争型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明确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重点工作内容
在质量建设方面,实施质量强市、强县、强业、强企“四强工程”。
全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将质量发展理念全方位、全领域融入城市建设,提升质量治理水平。积极组织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全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制定实施城市质量发展规划,组织相关区市积极申报质量强县,积极争取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励、省政府质量强省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励。
全力推进质量强业建设。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探索质量提升路径和方法,因链施策、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全力推进质量强企建设。加快企业创新,打造企业质量标杆,强化质量管理,培养一批首席质量官、首席品牌官、质量工程师等质量骨干人才,积极争创全省首席质量官典型。聚焦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三大领域,引导企业推动优质供给提档升级。
在品牌建设方面实施品牌培育、品牌运营、品牌引领、品牌保护“四大工程”。
实施品牌培育“筑基工程”。建立立体自主品牌库,在已经入库企业116家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城市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创建培育规划,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好品山东”等品牌,推进高端品牌培育。启动市长质量奖认定,今年将认定市长质量奖单位5家,个人3名。
实施品牌运营“升级工程”,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以全国“质量月”“品牌日”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品牌活动。积极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好品山东·优品威海”品牌。加强品牌战略营销策划,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鼓励企业参与各地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各类经贸促进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实施品牌建设“引领工程”,打造“优品威海”体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标杆企业等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开展高端品牌认证,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国际化品牌发展基础体系,加强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高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
实施品牌保护“利剑工程”,守护品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品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质量强国标杆城市”,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工作的鲜明导向,开展提质升级“六大行动”。
质量基础提质升级行动。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品牌打造,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制造业提质升级行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和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质量升级,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农副产品提质升级行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全面提升药物警戒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
建设工程提质升级行动。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大公路水路工程质量监管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
服务业提质升级行动。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行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推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多元化投资并存的现代公共服务业投资格局,持续增强城乡教育、养老服务、基本医疗等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