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因子,不断汇聚着产业科技创新力量。从市工信局获悉,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和独角兽企业697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威海“专精特新”阵营不断壮大,成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其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创新。走进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的发展活力扑面而来。
在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一支近5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技术涉及软件、电气、机械、光电、三维等领域,牢牢把握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开发的算法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持有发明专利1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100多项,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各地。由山东海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开发的预灌封注射器护帽、预灌封注射器活塞等系列产品,能够有效破解疫苗注射安全性问题,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成功应用于药品包装领域的预灌封注射器系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威海银兴预应力线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产品,先后用于京沪高速、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
“小而精”的专精特新企业不仅积极加大研发投入,转化创新成果,还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增强“专精特新”发展能力。
“车间30多条生产线,每天仅需要10个人即可正常运转。”这不是虚拟场景,而是企业生产实景。在瑞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一列列灵活翻转的机械手臂,在智能制造平台的“大脑”控制下,生产流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可提高90%。
众小成多,积小成巨,威海市越来越多专精特新“小巨人”正向优发展、向大而行。目前,全市83%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至少为一家省内知名企业直接配套,97%的“小巨人”企业至少为一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正逐步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为了让更多“小巨人”站起来、强起来,近年来,威海市在全国首创“政产研金”联合的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培育方案,以更加精准、细致的培育机制,给予企业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产业生态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培育下,2022年以来,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697家,专精特新企业正逐步成长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威海市将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倍增工程,聚焦政策支持、要素供给、创新引领和产业协同,依托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力争到2025年培育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1000家以上,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