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隋云涛 通讯员 颜凯娜 唐璐
富裕,群众心之所想、心之所向。近年来,虎山镇锚定 “创造幸福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土地流转、海参养殖、电商创业、针织发展四大“龙头”产业通力合作之下,创造共同富裕实践、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呈现出发展与民心同频的新气象。
党建引领 土地焕发新生机
在虎山镇东双庙村的一片撂荒农田上,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丛丛杂草被连根拔起,在村集体和村民的合力下,原来的撂荒摇身一变再次焕发生机。“我们最开始在2019年种植番薯,现在改为种植小麦和玉米,近两年的收入达到二三十万。”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泉介绍。
据了解,东双庙村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种植产业。村一方面筹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鼓励农户种植,形成了家家户户种小麦的局面。另一方面整合土地资源,打造粮田,将113亩边远次地调整成小麦种植区。
像东双庙村这样,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在虎山镇并不是个例。在过去,每到开垦时节,就是五柳村村民张文法犯难的时候。自己年近80岁,不具备田间劳作的身体条件,身处外地的女儿每年都要赶回家帮自己耕播。现如今,在五柳村集体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村中实行土地流转政策,荒地资源得到了重新利用,自己也能获得租金收入。在虎山镇其他村,像张文法这样的村民也不在少数,在村集体的努力下,他们的收获感、幸福感都大大提升了。
为了帮助村里实现土地增收,村“两委”给村民争取了最低价格的耕种机器费用,在化肥原料的选择上,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比价采购,不断寻找最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化肥厂家,实现科学施肥;在小麦收购时,村“两委”成员们又跑遍收购厂比价,争取卖出最好的价格。五柳村村委五人,对于粮食耕种全程把关,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最终五柳村的小麦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每亩平均产量800多斤,收入10多万元。在村集体的引领之下,土地流转的一小步,迈出了乡村振兴的一大步。
虎山镇土地流转的成功不仅有村党支部的集体努力,也离不开党员的引领作用。宋协军是虎山镇的种植大户,他同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提升自身土地种植能力。他承包流转了土地1200多亩,潜心研究种植技术,进行烘干机和田间灌溉投资100多万元,实现小麦玉米收获产量100多万斤。同时,他带动周边的种植能手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在其帮扶下,同村村民张可状如今种植土地700多亩,实现增收30万元。下一步,宋协军计划继续进行土地流转至2000亩,继续发挥乡村振兴领头羊作用。
据了解,在村集体和大户共同努力下,虎山镇目前的流转土地达到5000多亩,服务田间土地达到2万多亩,有力带动了集体增收。
特色产业带动 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
提起虎山,很多人会想到“海参小镇”,而作为虎山镇的重要产业之一,海参养殖也是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早在25年前,好当家集团就提出了以参兴海战略,先后投资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海洋生态牧场和亚洲最大的工厂化育苗养殖基地。虎山镇以好当家龙头为依托,引导养殖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对原有的6000亩虾池进行改造,发展高效海参养殖业。
在养殖过程中,好当家集团也在苗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在好当家集团的影响和带动下,海参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目前全镇从业人员达2000人以上,平均每人年收入可保持在4万元至5万元。
除海参养殖外,针织产业也是带动共同致富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群众收入提升进一步发展,虎山镇牵头搭建村企“共富工坊”,带领村民走上互惠、互促、互赢之路。
在庵里村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村民宋金成认真检查着刚刚生产出来的针织品,时不时地和工人交谈着。他是“共富工坊”的受益者,也是共同富裕的践行者,宋金成以“共富工坊”为依托,借助宏春针织、鲁丽针织等周边企业,承接产品生产的同时,吸引数名村民就业。
目前,通过“共富工坊”这一载体,虎山镇已打造岳家、峰山前、正寺等5个乡村车间,盘活集体闲置资产3000平方米,发展“炕头”创业户200多个,今年前四个月帮助企业完成订单200多万件,直接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电商赋能 为群众致富插上“云”翅膀
百合花茶、海参、“奋豆”苹果、厚海虾酱……在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直播间里,虎山特色农产品随着一张张订单正忙碌地销往全国各地。
相比较其他行业,电商准入门槛较低、操作较为简单,受众面更加广泛,使得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变现,已经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想形成规模,养成收入稳定的账号,又需要非常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特别是短视频拍摄方向,这对于身处农村的群众来说是一个难点。
虎山镇依托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电商孵化基地,采取镇政府参与、合作社负责管理经营的原则,打造十多个电商培训点,不断引进业内专业团队参与培训与管理举措,培育电商创业新动能。
就在今年,在市妇联的牵头下,虎山镇与名禾文化达成了合作意向,从“海参小镇”的标签入手,创建“海参张小四”的抖音账号,合力打造“拿着海参到陌生人家分享美食”系列短视频,宣传虎山镇的特色景点与特色美食。
该项工作由名禾文化牵头,虎山镇群众参与,由名禾文化提供主要演员,并负责脚本、摄影、剪辑后期工作,虎山镇及村居负责发动村民,提供拍摄场地和临时演员。通过博主入农家品尝各种海参的做法的方式,向外展示虎山镇的风土人情,宣传虎山镇的海参特产,打造虎山镇“海参小镇”的网红标签,为后期形成旅游和直播带货的电商矩阵提供账号依托。
短短几个月,目前“海参张小四”在抖音平台已有3000余粉丝,全网平台5000余粉丝,海参小镇话题播放量由最开始1351人次增长至目前400多万人次。
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孕育出了虎山产品,依托农村电商推动了农民就地就业、资源就地增值、农村就地致富,“海参张小四”的成功,也意味着电商潜力的进一步释放,让当地群众充分尝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
为了让电子商务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虎山镇利用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场地,打造专业的电商培训基地,包括一个可容纳300人的理论培训教室,两个配有专业设备的标准化直播间,以及“云上”会客厅、“网红”洽谈区等多样化功能区,为电商教学以及直播带货、招商引资提供优质的场地与资源,让手机变新农具、数据变新农资、直播变新农活。
截至目前,虎山镇举办8场电商培训教学,通过培训对短视频自媒体行业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对如何开展短视频自媒体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让群众对什么是自媒体,怎样拍摄和运营短视频账号有了专业方向的学习和了解,培育“网红”10余名,让农村电商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培育了一批互联网时代的“新农人”和电商创业的“新网民”。
在此基础上,虎山镇选出9处具有网感和观赏性的地点作为“网红”打卡点,由经过培训的村民拍摄宣传,同时挑选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农家美食,这些产品不仅会成为直播带货的主要农产品,也会与“网红”打卡点结合,成为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