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点埋怨,埋怨我妈生我早了。”7月25日,在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社区,79岁的居民樊春同幽默地表达自己的优越生活,住200㎡的楼房、水电气暖齐全还有补贴、看病有医保还领着退休金……“一个老渔民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跟做梦一样。”
多年来,青鱼滩社区一直实行村企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村办企业——寻山集团的推动下,按照“渔业反哺农业、强企带动弱村、村企互利共赢”发展思路,于1991年、2003年把樊家庄、罗山寨、黄家庄等9个经济欠发达村相继纳入一体化发展。最终,通过以“并”促“变”,闯出了一条“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打造共同富裕新渔村”的共同富裕新路子,成为“居住城市化、就业全民化、生活福利化、环境生态化”的乡村振兴样板。
多年前,依赖传统捕捞渔业的青鱼滩也一度陷入发展困境,村集体经济入不敷出。2003年,36岁的李长青是当时威海市最年轻的副县级干部,但作为乡亲们眼中的“能人”,他毅然辞职回村当起了村支书,挑起了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重担。“共同富裕靠啥?首先得发展,有物质基础!”李长青说,寻山集团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经营理念,并提出了“科技兴海、以养兴渔”的发展思路。短短几年间,海水养殖良种培育基地、生态养殖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一产相继建起,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提取、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寻山集团迅速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科技兴海示范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
“我是熟练工,每天能赚上400块元。”手指飞舞间,青鱼滩社区居民赵伟燕就把一簇簇苗种均匀地夹到苗绳缝隙中,“夹完龙须菜紧接着要卖鲍鱼、夹海带苗,一年少说能赚七八万元,在青鱼滩只要肯干,遍地都是钱。”寻山集团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就在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海洋产业一线工人的人均年收入更是高达10万多元。
企业强了,村民富了,这不是李长青心目中共同富裕的全部内涵。“共同富裕既要看收入,还得看居住环境、幸福指数。”李长青说。
瞄准民生短板和群众需求,青鱼滩社区规划建设了20多万平方米的青鱼滩中心社区,配套建设了超市、医院、文体广场等各类社区服务场所。如今的青鱼滩社区处处绿波环绕、花木成荫,荣膺农业部“美丽乡村”和山东省“美丽乡村”。村民变为居民,不仅有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有水电气暖和口粮等各项补贴,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由集团包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享受同等待遇……寻山集团每年用于村民养老、福利发放及社区改造提升等方面支出费用,都在2000万元以上。
在奔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青鱼滩社区不占用村民一亩耕地,不多拆除百姓一间房屋,不搞任何房地产开发,始终通过壮大产业规模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群众福利待遇。这种发展方式,让群众拥有了物质上的获得感和精神上的幸福感,社区治理工作也因此凝心聚力,信用建设、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通讯员 李钟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