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威海频道>内容详情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如何推广?威海,这样做!

2022-05-23 16:19:0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王春晓

为加快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共享成果推广应用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5月20日,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召开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第十期线上交流研讨会(威海专场)。全国60个推广应用示范区、74项成果持有方代表、部分省市教育学会代表等1000余人相聚云端,共商发展大计。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于明伟代表威海示范区做了典型发言,威海市5大推广项目实验区、实验校的6个典型代表分别进行了展示交流。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林秀艳、中国教育学会成果推广部负责人方华主任分别进行了专家点评。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王飞主任主持。

于明伟同志从“新使命·初心形成”“新探索·初心践行”“新梦想·初心展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威海加入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的缘由、做了什么、今后发展展望。

一是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科学确定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初心使命。威海市2021年同时获选全国义务教育“双减”试点城市和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试点城市,为全国六个“双试点”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山东省第一个所辖区市全部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地级市,教育基础较好、发展起点较高。但我市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内涵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引进“外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鉴于此,我们选取了“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等5项来自北京、上海等我国基础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二是顶层设计,实践创新,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成果推广应用范式。建立了“日常联动协调机制”“专业指导实施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三大常态化运行机制,为成果高质量推广提供制度保障。科学对接,探索本土化推广路径和方法,制定出台了《威海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3年)》和5大成果项目推广应用的三年行动计划,列出5大项目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内容,压实责任,开展实践研究。系统规划“科学对接--深度融合--高端引领--孵化辐射”的本土化推广路径,同威海正在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有效对接融合,强化成果转化实效。创新“大兵团作战”、线上线下“教研训一体”、“融合+创新”三大实施策略:建构形成了“市级行政与教研联合规划、8大实验区协同攻关、117所实验校强强联合”的“大兵团”作战推广模式;提出和实施了“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系列化”和“研训一体、学用结合”教科研发展理念,建立各类教研共同体,依托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科研活动;将我市长期以来深入实施的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同确定的5项成果进行深度融合创新,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等5大推广项目新主题和总抓手。扎实推进实践创新与探索,制定下发了《威海市教育局关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高质量推进作业设计与实施,助力减负增效落地落实。2022年我市围绕五大项目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8项通过了省级评审,我市占了全省推荐总数的53%。在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学校评选中,全省从48个申报学校中共评选认定了30个高中课程基地,我市推荐的3所高中全部入选。在山东省2022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市荣获2个特等奖,我市上报的教学成果获奖率达到83%,比全省平均获奖率高出28个百分点。

三是统筹谋划,脚踏实地,高质量完成新梦想。高质量召开成果推广应用中期考核暨成果展示交流会;聚焦新课标和“双减”试点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学习行动研究”为统领,加快“强课提质”;深化学生研究,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同成果持有方的交流与合作等。

经开区教研中心主任于丽萍做了《项目引领 融新迭代 创建课程标准实施的区域实践体系 ——融海淀成果推动区域项目的本土化创新》的交流发言,从确立迭代推广内容、建立推广创新机制、实现成果迭代发展三方面介绍了经开实验区以“深研-融合-创生-迭代”为路径,将海淀成果精髓“嫁接”植入区重点项目,形成了课程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生长点,打造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经开区凤林学校副校长林秀丽做了《深耕挑战性任务,助推“活力课堂”迭代发展》的交流发言,介绍了凤林学校循着“深学细研、深悟融合、深耕迭代”的工作思路,将优质成果嫁接“活力课堂”项目,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值的典型做法。

威海市古寨中学校长张爱霞做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学校通过有机整合“双减”“强课提质”等重点工作,努力探索作业减负的关键要素与校本化实施,形成了“作业设计”与“教学活动”一体化应用的创新实施路径与策略。

威海环翠中学校长鞠伟做了《提升课程领导力,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学校学习借鉴上海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目标厘定”“内容设计”等技术成果,以策略化实施、纵深性评价为路径,实现以内容为纲的“学什么”和以质量驱动为导向的“学会什么”并重,为每一名学生的精彩绽放奠定坚实基础。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校长陈华做了《对接·落实·反思——“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项目的校本化探索》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学校致力于情境教育的校本化落实,形成情境教育与学校特色融合创生的实施路径与基本策略,用“情境”重构校园生活的探索路径。

威海市第一中学校长张艳春做了《惟一唯美 各美其美——威海一中“多元育人”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交流发言,阐述了学校采取“融合+创新”的实践模式,通过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打造课程基地、创新育人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等方式,积极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创新的先进做法。

交流展示后,有关专家进行了重点点评。林秀艳校长指出,对威海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的成效感到非常“震撼”,并用4个关键词来评价威海示范区建设工作特色:一是新项目。威海没有直接拿来主义,而是通过“项目与威海重点工程融合对接”“项目与示范区对接”这样两条转化路径,把5个国家成果转化成了本土化创新的5个新项目。二是新机制。威海利用一年时间创新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威海机制,特别是“一把手工程”“激励评价机制”等。三是新成效。威海在本土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四是新思考。在示范区建设中期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回顾前路,驻足思考,展望未来,理清思路再出发。

方华主任用“体会”“认识”和“思考”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威海市对示范区建设一直抱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明确示范区建设的初心使命,始终将示范区建设作为解决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抓手,因此能够抓住机遇埋头干,这是一个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生态良好的显著标志。二是威海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对示范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纳入威海当地的发展规划中,以法定文件呈现。同时,实施“一把手工程”,把推广工作抓实。三是强调“融合”推进,提出了3个“三”:将成果推广的目标、教育内涵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所选成果三者融合思考;将行政推动、专业支撑、校本实践三者融合推进;将成果持有方、成果示范区、成果组织方三者融合联动保障。四是威海示范区在“寻、学、搭、研、践”5个字上下足了功夫。在“寻”字上突出“准”,威海积极寻找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路径和方向,寻找威海市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困惑与困难,寻找解决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所需要的资源,把每一次机会、每一个资源都作为推动和提升本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和机遇。在“学”字上突出“透”,威海分项目、分区域、分实验校深入学习成果本身和成果背后的价值取向、形成路径,选择成果中最有效、最适合本地教育实际的要素进行本土化实践创新。在“搭”字上突出“广”,威海市设立项目推广专班,根据不同成果的推广来搭建不同的平台,创造更多与全国教育同行高手过招的机会。在“研”字上突出“深”,威海坚持“研究”本色,坚持“边学习边吸收、边实践边改进”工作思路,围绕5项融合后的成果项目深入探索和创新。在“践”字上突出“实”,强化成果践行,夯实工作、夯实责任、夯实能力、夯实行动。

最后,主持人王飞主任指出,威海示范区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拥有强力的推广干劲和愿景,示范区建设成效瞩目,排在全国60个示范区建设前列。

下一步,威海将以此次交流研讨活动为契机,汇聚威海市内外的智慧与力量,深入探索和创新,加快实现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在威海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广应用工作提出“威海方案”,创造“威海经验”。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