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荣成市东山街道的邢女士因病花销了一大笔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东山街道民政工作人员通过“威救你·荣易办”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发现该信息后,主动帮助她申请了3万元慈善大病救助款项,还从镇街的临时救助备用金中拿出5000元进行救助。同时,东山街道社工站开展的“益起筑梦”特殊人群关爱服务项目,也根据邢女士家庭需求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心理支持、陪医问诊等服务。
荣成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入户走访。
今年以来,荣成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打造“荣易办”社会救助品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众。
“我们研发了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全面汇聚17个部门23类73项救助信息,探索建立‘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按照黄色预警长期监测、橙色预警重点关注、红色预警及时介入的原则,对低收入人口中救助事项增多、刚性支出增加的人群进行预警,推动临时救助工作由‘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转变。”荣成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荣成市还为低收入群体及年度内临时救助对象,提供优先办理、免费帮办、全程协办的VIP服务;出台“1+12”社会救助政策文件,打破户籍限制,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创新开展社区“微心愿”活动,精准满足群众需求,实现供需“一对一”精准匹配。
慈善大病救助项目是荣成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典型缩影,主要救助个人医疗支出超2万元的遇困群众,每年救助约1000人,共发放救助资金2400万元。像这样的救助项目,在荣成还有很多,去年开展的“迪尚·安心生活”慈善项目,主动为422名卧床困难群众赠送纸尿裤;“海马·自由呼吸”呼吸机康疗项目为30名心肺病困难群众免费赠送吸氧机;“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按照患者家庭的困难程度,给予医疗费用30%-90%的救助;针对白内障患者先后开展了“慈善光明行”和“威高光明行”项目,共计救助600余人,补助56万元。
荣成市还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党建+公益”救助模式,依托镇街社工站,培育专业社工445人,建立公益团队388家,发展1446支常规服务团队、24支“海螺姑娘”特色服务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策划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我们将继续深化‘荣易办’社会救助品牌建设,畅通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帮扶渠道,定期组织村居民政专员、网格员开展‘敲门扫楼行动’等,努力将更多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荣成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来源: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