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威海频道>内容详情

荣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3-03-09 19:32: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隋云涛

3月7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荣成市专场新闻发布会。荣成市委常委,荣成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华杰,荣成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波,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包军华,荣成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光明,荣成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茂蓉,荣成市委“荣归故里”计划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鲍永志,介绍荣成市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年初,全市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荣成市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工作导向,把主要精力放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上来,埋头苦干、勇争一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系统谋划工作思路。以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荣归故里”计划,聚焦发展“5+2”七大产业链,谋划规划建设提升8个专业园区,全面落实威海市“1+N”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各级政策动态和工作动向,大力争取省级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在荣成落地生根。二是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强化招商首位意识,召开产业链招商推介大会10场以上,每个产业链重点引进培育2个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打响“向东向海向荣成”招商品牌,厚植“创新创业创未来”的投资沃土;重点实施26个省级重点项目、122个威海市级重点项目建设、111个荣成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更加务实的政策和服务举措,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政策大盘子。三是巩固扩大现有优势。充分发挥荣成海洋城市、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等优势,加快推动远洋渔业、海洋食品、港口物流、旅游、房地产等重点行业恢复性增长,推动消费恢复扩大、城市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争取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致胜先机。

今年荣成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工作导向,奋力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县域范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荣成篇章”。

坚持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提升,建设向海图强的深蓝之城。

纵深推进海洋强市战略,集成推进国家农高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渔港经济区、国际海事服务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荣成样板”。

一是突破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深入实施育苗种质、养殖模式、捕捞空间“三个变革”,加快建设海带、刺参、鲍鱼等国家级良种场和全国首家海洋种质资源库,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种业基地。探索近岸集约工厂化养殖、海洋牧场多元化养殖、深海工船网箱式养殖等模式,形成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聚集区。加快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引导远洋渔业企业开发南极磷虾等发展新空间,打造远洋渔业样板片区。

二是突破发展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积极向“高值化、品牌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积极进军特医食品、保健食品行业,年内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产值增长10%。着力布局海洋预制菜产业,抓好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建设,举办“中国电商质量万里行预制菜大会”,打造海洋预制菜产业名城。

三是突破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坚持走“高端引领、智能数转、绿色发展”道路,引导三星重工承接整船制造业务,鼓励发展南极磷虾船、公务执法船、游艇等高附加值船型。加大临港优质地块招商和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全面发展海上风电安装船、海上运维船、电机配件制造等配套产业。培育壮大涉外坞修产业,打造北方最大的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争创国家级船舶维修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四是突破发展滨海旅游业。以建设中国北方四季型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实施那香海景区、花斑彩石景区提升及八河港、石岛湾旅游驿站打造等项目,丰富海岛游、房车租赁游等新业态,举办贯穿全年的黄河大集“五个一”活动,推出一批荣成“手造”、伴手礼等文创产品,叫响“天之尽头、天鹅海岸”旅游目的地品牌。

五是突破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加快推进石岛渔港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石岛港、龙眼港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泊位数量、泊位等级“双翻番”。以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契机,组建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推动全域冷链物流设施改造升级。谋划建设国际海事综合服务区,探索开展海上保税加油及物资供给、船舶维修停靠、船员培训服务等业态。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建设产城融合的零碳之城。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把提质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是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按照“核能引领、多能衍生”产业定位,全力构建“核、风、光、储、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能谷”。核能领域,确保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4月份商运、国核1号机组年底前试运行,推动清华大学核能科研基地、高通量堆等重大项目年内启动实施。风电领域,依托纳入省规划的8处海上风电场,以及我市风能资源、临港闲置资源、海工装备产业基础三大优势,加快布局海上风电产业,推动海上风电施工运维基地等项目落地实施。光伏领域,在抓好国管海域规划建设风光同场122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招引实施的同时,积极推动陆上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年内新增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储能领域,深化与京能集团合作,成山储能电站项目6月份建成投运,滕家储能电站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氢能领域,积极对接华能集团、国家电投,谋划建设氢能产、运、储、用全产业链条,探索氢能在更多场景应用。

二是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抢抓国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机遇,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探索以大型国企、央企入股等方式,推动鱼粉、干海产品、石材等行业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5+2”七大产业链,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思维,建设提升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8个特色专业园区,加快推进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荣成碳纤维、有研金属表面处理园、航盛新能源材料等在建项目完工投产,推动落地一批医疗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项目,培育做强现代化产业集群。

三是不断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聚焦控碳、减碳、降碳全过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从最具资源优势的海洋碳汇入手,实施一批高质量生态价值实现项目,加快构建海洋碳汇价值体系,以荣成全域为主体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保卫战,常态化抓好轮胎、修造船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体,用好河湖湾长、林长制、田长制等措施,统筹抓好破损山体、海岸带、湿地、林地等生态单元系统治理,稳步提升生态环境。

坚持宜居宜游宜业全面发力,建设近悦远来的精致之城。

始终将“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扎实推动精致城市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争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一是以更宽视野绘就城市规划蓝图。积极践行集约化、内涵式的城市发展观,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优化完善城区 “一带双核多节点”的发展布局,搭建城市长远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是以更大力度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启动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统筹老城新区、地上地下、镇域乡村等各类要素,重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两提标、一清零”、市政道路改造、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等31项精致城市工程,加快建设透明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园林城市、韧性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三是以更优环境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外地来荣、荣成在外等各类群体,深入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完善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荣聚英才21条等政策措施,常态化开展政企“下午茶”畅聊、“金点子”献策、院士专家荣成行等活动,不断擦亮“荣归故里·成就未来”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荣创业发展。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一体互动,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

聚焦群体共富、城乡共富、物质精神共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难有所帮。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坚持量力而为、尽力而行,重点实施当年投资26.6亿元的21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堵心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全市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达到85%以上,群众满意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坚持呼有所应。深入贯彻“六治一网”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综治联动指挥平台作用,对城市建设、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等16个领域、1625项“事件清单”,实行“红橙黄蓝绿”五色分级管理和提示、督办、警示“三单”提醒,切实提高诉求办理效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各类问题,不断提高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

坚持事有群防。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物业协同、信用融合、网格支撑“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以“治未病”的理念,创新“信用+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模式,引导群众主动上报问题线索、参与矛盾化解,吸引更多群众自发成为党委政府的信息员、调解员,更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决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